石雕和銅雕哪個更容易造假
無論石雕還是銅雕,都需要模型。而銅雕是從原稿倒模出來的,基本能保證九成的準確性,這才是“保真”; 而石雕是對著原作來敲石頭,始終會存在偏差。能達到八成的相似度已經(jīng)不錯了,有時只能得到六成的效果,這反而是“失真”了。
其實,銅雕的表現(xiàn)力比石雕要豐富太多了,種種飛躍、騰跳的輕巧動作,只有銅雕能做出來。譬如要做一匹馬騰空而起,用一條腿支撐整件作品;或者一個人單腳站立,還舉起另一個人,石雕是無能為力的,因為石材只能展現(xiàn)一些整體的語言,像蹲著或趴著的動作,除非玉石中的翡翠,因為硬度跟金屬相差無幾,才有接近于金屬的廣闊表現(xiàn)空間??梢?,石材的缺陷或說局限性很明顯。即使是漢白玉看起來很漂亮,就藝術感染力而言,也并無優(yōu)勢漢白玉打磨得太光滑了,看起來會特別像工藝品,而且不小心摔到地上,就缺胳膊斷腿的了。
有人可能會詬病,銅雕因為沙眼問題,放久了恐怕要生銹。這樣的認識也很膚淺。收藏一定要看重名家,注重藝術品牌。人們購買雕塑作品,買的是藝術家本身的創(chuàng)造性,而不是材料的價值。畢加索用一塊爛鐵做的作品,也比一位無名小卒用黃金做的東西要珍貴得多,因為畢加索本身已經(jīng)賦予了這塊鐵以知名度和創(chuàng)造性。我們看看國外著名的博物館就知道,德加的一些雕塑,放到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非常陳舊了,卻仍然是館藏寶貝,不會因為幾個沙眼就身價大跌。單純的技術問題是可以假以時日慢慢解決的,不必過分強調(diào),只有工藝品才越發(fā)關注表面的光潔度等瑣屑問題。
進一步講,銅雕的造假,又能獲利多少呢?大家都知道,按照國際慣例,限量八到十件的雕塑復制品都屬于原作。像羅丹的《思想者》,原作有10件,如今已散布到世界各地,美國、法國、韓國、日本都有。再做贗品與十件真品“競爭”,恐怕生意不好做吧?即便市面上真有一些銅雕是拿了原作去翻模,明眼人一看也能辨別出來。